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发布时间:2025-06-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周敏慧

以文化人润心田,以行导行促成长

2024 —— 2025 学年度第学期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周敏慧

本学期,我以 “博爱、博学、博雅” 为核心理念,用文化浸润心灵,以心理关怀滋养成长,借团队协作凝聚力量,凭实践体验启迪智慧,靠活动参与绽放光彩,全方位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在,我将这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教育旅程细细梳理,在反思中汲取经验,在总结中展望未来。

一、班级文化建设:以 “三博” 精神育人心

博爱:传递温暖,共筑友爱家园

本学期,我以 “博爱” 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践行关爱与分享。“手拉手” 帮扶计划成为班级里一道温暖的风景线。学优生与学困生结成对子,他们利用课间、放学后的时间,一起攻克难题、分享学习方法。

博学:畅游书海,点燃求知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我以 “博学” 为目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每日一读” 活动成为了学生们最期待的时光。学生们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们在学科知识竞赛中也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

博雅:邂逅艺术,提升审美素养

为落实 “博雅” 理念,我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武术节与“六一”儿童节活动,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提升素养。武术节期间,班级组建特色表演队队员们身着班服,动作刚劲舒展,整齐的表演赢得全校师生喝彩,既感受了武术魅力,也提升了审美与创新能力。“六一”儿童节,班级策划文艺汇演。学生自信登台,精彩表演展现出青春风采,这些活动让学生学会用更敏锐的眼光发现美、表达美。

二、心理健康教育:倾听与激励并重

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个倾诉的平台,我设立了“烦恼盒子”。每周一,学生们将自己的匿名烦恼投入盒子中,我会认真阅读每一条烦恼,并及时给予书面或面对面的反馈。“烦恼盒子” 成为了他们信赖的 “心灵树洞”。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推行了“闪光点表扬信”制度。每周,我都会仔细观察学生们的表现,表彰5名在品德、学习或劳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在表扬信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展示自己的优点,班级里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三、小组竞争机制:合作中激发潜能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感,我将班级分为 6 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任务,如纪律管理、卫生打扫、活动策划等,并引入积分制。各小组为了争取更高的积分,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分工合作,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为激发学生创造力,我组织 “黏土创意工坊”“小小科学家” 实验挑战赛、“童话新编故事会” 等趣味活动。学生通过黏土塑形、趣味科学实验、经典童话改编,锻炼了艺术表现力、逻辑思维与文学创作能力,在活动中深化友谊,收获成长。

四、校园活动参与: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班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端午节,学生们一起包粽子,从准备食材到包制粽子,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欢乐。中秋诗词会上,学生们自主设计了 “诗词飞花令” 等环节,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传承了传统文化,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学校武术文化节是学生们展示才艺的舞台。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节目《你要跳舞吗?》经过同学们的精心排练,在艺术节上大放异彩。同学们以激昂的语调、饱满的情感诠释了诗歌《致未来》,最终凭借出色表现赢得好评。此次活动不仅彰显了班级凝聚力,更让学生在朗诵中收获自信与成长。

五、反思与改进方向

针对部分学生在自习课上注意力不集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过长的情况,我计划引入 “学生自治委员会”,让学生们自己制定规则、监督执行,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在教学方面,我将尝试把项目式学习融入学科教学中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综合素养。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静待花开的过程。本学期,我和学生们在耕耘中收获了知识与成长,在挑战中收获了勇气与自信。每一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让我感到无比欣慰。未来,我将继续以爱为底色,以智慧为桥梁,陪伴学生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见证他们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旧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