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扬帆启航,书香为伴
发布时间:2025-06-2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梦

扬帆启航,书香为伴

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刘梦

 

时光荏苒,一年级下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已接近尾声。在这一学期里,我与启航中队的 37 名孩子携手同行,以 “扬帆航,书香为伴” 为班级文化核心,在日常管理与教育教学中深耕细作,见证着每个孩子从懵懂孩童到逐渐适应校园生活的成长蜕变。现将本学期围绕班级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梳理如下:

一、锚定 “启航” 文化内核,构建特色班级生态

“启航中队” 的命名蕴含着对孩子们的深切期许 —— 愿每个孩子都如蓄势待发的小帆船,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养分,在阅读灯塔的指引下驶向理想彼岸。为让抽象的文化理念可感可触,我带领孩子们共同设计了班级标志:主体是一艘手绘小帆船,船帆采用彩虹色渐变,象征成长路上的多彩可能;船身环绕着打开的书本图案,书页间点缀着星星,寓意 “书香启智,梦想闪光”。这个标志不仅作为班级钉钉群的班级头像,也 “启航” 精神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日常学习。

二、深耕书香文化建设,培育终身阅读基因

为帮助一年级孩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我们建立了 “晨诵 - 午读 - 暮省” 的阅读节奏:

晨诵时光(每天 15 分钟)采用 “主题诵读 + 自由选读” 模式,周一至周五分别设定为 “古诗童谣日”“成语故事日”“课文美读日”“童话分享日”“班级共读日”。孩子们轮流担任 “晨读小舵手”,仪式感十足的晨读成为每日校园生活的美好开端。

晚间阅读(每天 30 分钟)推行 “阅读护照” 制度,每本护照内含 21 天阅读打卡页,孩子们读完一本书后可在 班级圈 获得老师个性化点评集满 10 枚 “阅读勋章” 的孩子可兑换 “图书角管理员” 体验券,在管理图书的过程中深化阅读兴趣。

周末阅读开展 “家庭阅读马拉松”,每周推荐亲子阅读任务,如 “和爸爸妈妈一起演绘本剧”家长们反馈,这种沉浸式阅读体验让孩子的周末时光从看电视转变为主动拿起书本。

 

、以 “启航” 精神为引领的班级管理实践

(一)习惯养成的具象化引导

针对一年级学生特点,我们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转化为 “启航小船员守则”,用航海元素让规则变得生动有趣:

课堂纪律通过 “小帆船要远航” 手势操规范行为:当老师说 “船头朝前方”,学生们齐声回应 “知识海洋我徜徉” 并迅速坐正,双手交叠如船舵,腰背挺直如桅杆;回答问题时需举起 “发言望远镜”,象征 “清晰表达,观点明确”。这套融入航海元素的课堂常规训练,让纪律要求从枯燥的条文变为有趣的互动游戏。

卫生习惯实行 “岗位承包制”,设置 “甲板清洁员”“船舱整理师”“旗帜管理员” 等 12 个岗位,孩子们通过 “竞聘演讲 + 民主投票” 上岗。小同学在竞选 “甲板清洁员” 时说:“我要让教室像帆船甲板一样整洁,这样大家学习时就像在干净的船舱里航行!” 幽默的表达让他高票当选,也让卫生管理成为全员参与的 “航海任务”,本学期教室卫生评比多次获得年级第一。

文明礼仪推行 “航海勋章” 制度,同学间发现文明行为可推荐颁发 “礼貌勋章”“互助勋章”“自律勋章”,集满 5 枚勋章可兑换 “船长特别任务”,如当一天班长、选择课间游戏等。这种同伴互评机制让文明礼仪在班级中蔚然成风,校园礼仪检查中,启航中队多次被评为 “文明航海小队”。

(二)个性化成长的精准助力

建立 “启航成长档案袋”,为每个孩子记录独特的成长轨迹,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个性化助力措施:

对性格内向的同学,设计 “勇气航海图”:从 “课堂举手 1 次”“主动向老师问好” 等小目标开始,每完成一个任务可在航海图上点亮一座 “勇气灯塔”,集满 3 座灯塔可获得 “勇敢航海家” 称号。

针对运动能力突出的同学,任命她为 “航海体育委员”,负责带领全班做 “航海体能操”(三操)。

为发挥思维活跃的同学的优势,设立 “航海智囊团”,邀请她担任团长,负责组织课间的 “航海谜题” 活动(如数学思维题、生活小百科)。

“启航” 主题活动:让成长看得见

(一)“航海挑战月” 系列活动

为期一个月的 “航海挑战月” 围绕 “勇气、合作、坚持” 三大航海精神展开:

“勇气海湾” 挑战:设置 “独自完成值日”“主动帮助同学”“在课堂分享想法” 等 10 项勇气任务,孩子们每完成一项可获得一枚 “勇气贝壳”,集满 7 枚贝壳可穿越 “勇气海湾”,获得 “勇敢小船员” 称号。

“合作海峡” 闯关:开展 “同舟共济” 两人三足跑、“帆船搭建” 小组竞赛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合作中体会 “航海需要团队力量”。

“坚持海洋” 航行:发起 21 天 “早睡早起” 打卡活动,孩子们每天记录作息时间,坚持完成的可获得 “坚持航海家” 勋章。据家长反馈,很多孩子通过这个活动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早晨到校迟到现象明显减少。

、反思与展望:让每艘小船都驶向璀璨彼岸

(一)现存问题与改进方向

本学期围绕 “启航” 文化开展的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足:

个别学生的 “航海目标” 意识较弱,在日常学习中缺乏持续动力,需要设计更有针对性的 “目标导航” 机制,如个人 “航海路线图”。

班级活动中,部分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升,在 “合作海峡” 等活动中出现主导话语权的现象,需加强引导,培养平等协作意识。

家校合作中,仍有少数家长对 “启航” 文化理解不深,参与活动时配合度不高,需加强沟通,通过一对一交流解读文化内涵,争取理解与支持。

(二)未来工作的重点规划

下一阶段,我们将从三方面深化 “启航” 文化建设:

“航海课程” 开发:结合学科特点,开发 “启航” 主题校本课程,如数学中的 “船舶载重计算”、美术中的 “帆船写生”、音乐中的 “航海歌谣创编”,让 “启航” 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各环节。

“航海评价” 优化:完善 “启航能量值” 评价系统,增加 “目标达成度”“团队贡献值” 等维度,用更全面的评价体系引导孩子成长。

教育是一场漫长而温暖的航行,作为启航中队的 “船长”,我深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帆船,有着不同的航向与速度。未来,我将继续以 “启航” 文化为引领,用爱心做桨,以智慧为帆,尊重每艘小船的独特性,陪伴他们在成长的海洋中勇敢前行,相信终有一天,他们都能抵达属于自己的璀璨彼岸,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扬帆远航!

 

 

时光荏苒,一年级下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已接近尾声。在这一学期里,我与启航中队的 37 名孩子携手同行,以 “扬帆航,书香为伴” 为班级文化核心,在日常管理与教育教学中深耕细作,见证着每个孩子从懵懂孩童到逐渐适应校园生活的成长蜕变。现将本学期围绕班级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梳理如下:

一、锚定 “启航” 文化内核,构建特色班级生态

“启航中队” 的命名蕴含着对孩子们的深切期许 —— 愿每个孩子都如蓄势待发的小帆船,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养分,在阅读灯塔的指引下驶向理想彼岸。为让抽象的文化理念可感可触,我带领孩子们共同设计了班级标志:主体是一艘手绘小帆船,船帆采用彩虹色渐变,象征成长路上的多彩可能;船身环绕着打开的书本图案,书页间点缀着星星,寓意 “书香启智,梦想闪光”。这个标志不仅作为班级钉钉群的班级头像,也 “启航” 精神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日常学习。

二、深耕书香文化建设,培育终身阅读基因

为帮助一年级孩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我们建立了 “晨诵 - 午读 - 暮省” 的阅读节奏:

晨诵时光(每天 15 分钟)采用 “主题诵读 + 自由选读” 模式,周一至周五分别设定为 “古诗童谣日”“成语故事日”“课文美读日”“童话分享日”“班级共读日”。孩子们轮流担任 “晨读小舵手”,仪式感十足的晨读成为每日校园生活的美好开端。

晚间阅读(每天 30 分钟)推行 “阅读护照” 制度,每本护照内含 21 天阅读打卡页,孩子们读完一本书后可在 班级圈 获得老师个性化点评集满 10 枚 “阅读勋章” 的孩子可兑换 “图书角管理员” 体验券,在管理图书的过程中深化阅读兴趣。

周末阅读开展 “家庭阅读马拉松”,每周推荐亲子阅读任务,如 “和爸爸妈妈一起演绘本剧”家长们反馈,这种沉浸式阅读体验让孩子的周末时光从看电视转变为主动拿起书本。

 

、以 “启航” 精神为引领的班级管理实践

(一)习惯养成的具象化引导

针对一年级学生特点,我们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转化为 “启航小船员守则”,用航海元素让规则变得生动有趣:

课堂纪律通过 “小帆船要远航” 手势操规范行为:当老师说 “船头朝前方”,学生们齐声回应 “知识海洋我徜徉” 并迅速坐正,双手交叠如船舵,腰背挺直如桅杆;回答问题时需举起 “发言望远镜”,象征 “清晰表达,观点明确”。这套融入航海元素的课堂常规训练,让纪律要求从枯燥的条文变为有趣的互动游戏。

卫生习惯实行 “岗位承包制”,设置 “甲板清洁员”“船舱整理师”“旗帜管理员” 等 12 个岗位,孩子们通过 “竞聘演讲 + 民主投票” 上岗。小同学在竞选 “甲板清洁员” 时说:“我要让教室像帆船甲板一样整洁,这样大家学习时就像在干净的船舱里航行!” 幽默的表达让他高票当选,也让卫生管理成为全员参与的 “航海任务”,本学期教室卫生评比多次获得年级第一。

文明礼仪推行 “航海勋章” 制度,同学间发现文明行为可推荐颁发 “礼貌勋章”“互助勋章”“自律勋章”,集满 5 枚勋章可兑换 “船长特别任务”,如当一天班长、选择课间游戏等。这种同伴互评机制让文明礼仪在班级中蔚然成风,校园礼仪检查中,启航中队多次被评为 “文明航海小队”。

(二)个性化成长的精准助力

建立 “启航成长档案袋”,为每个孩子记录独特的成长轨迹,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个性化助力措施:

对性格内向的同学,设计 “勇气航海图”:从 “课堂举手 1 次”“主动向老师问好” 等小目标开始,每完成一个任务可在航海图上点亮一座 “勇气灯塔”,集满 3 座灯塔可获得 “勇敢航海家” 称号。

针对运动能力突出的同学,任命她为 “航海体育委员”,负责带领全班做 “航海体能操”(三操)。

为发挥思维活跃的同学的优势,设立 “航海智囊团”,邀请她担任团长,负责组织课间的 “航海谜题” 活动(如数学思维题、生活小百科)。

“启航” 主题活动:让成长看得见

(一)“航海挑战月” 系列活动

为期一个月的 “航海挑战月” 围绕 “勇气、合作、坚持” 三大航海精神展开:

“勇气海湾” 挑战:设置 “独自完成值日”“主动帮助同学”“在课堂分享想法” 等 10 项勇气任务,孩子们每完成一项可获得一枚 “勇气贝壳”,集满 7 枚贝壳可穿越 “勇气海湾”,获得 “勇敢小船员” 称号。

“合作海峡” 闯关:开展 “同舟共济” 两人三足跑、“帆船搭建” 小组竞赛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合作中体会 “航海需要团队力量”。

“坚持海洋” 航行:发起 21 天 “早睡早起” 打卡活动,孩子们每天记录作息时间,坚持完成的可获得 “坚持航海家” 勋章。据家长反馈,很多孩子通过这个活动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早晨到校迟到现象明显减少。

、反思与展望:让每艘小船都驶向璀璨彼岸

(一)现存问题与改进方向

本学期围绕 “启航” 文化开展的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足:

个别学生的 “航海目标” 意识较弱,在日常学习中缺乏持续动力,需要设计更有针对性的 “目标导航” 机制,如个人 “航海路线图”。

班级活动中,部分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升,在 “合作海峡” 等活动中出现主导话语权的现象,需加强引导,培养平等协作意识。

家校合作中,仍有少数家长对 “启航” 文化理解不深,参与活动时配合度不高,需加强沟通,通过一对一交流解读文化内涵,争取理解与支持。

(二)未来工作的重点规划

下一阶段,我们将从三方面深化 “启航” 文化建设:

“航海课程” 开发:结合学科特点,开发 “启航” 主题校本课程,如数学中的 “船舶载重计算”、美术中的 “帆船写生”、音乐中的 “航海歌谣创编”,让 “启航” 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各环节。

“航海评价” 优化:完善 “启航能量值” 评价系统,增加 “目标达成度”“团队贡献值” 等维度,用更全面的评价体系引导孩子成长。

教育是一场漫长而温暖的航行,作为启航中队的 “船长”,我深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帆船,有着不同的航向与速度。未来,我将继续以 “启航” 文化为引领,用爱心做桨,以智慧为帆,尊重每艘小船的独特性,陪伴他们在成长的海洋中勇敢前行,相信终有一天,他们都能抵达属于自己的璀璨彼岸,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扬帆远航!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旧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