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 23.海底世界 | 教时 | 第1课时 | ||||
日期 | 月 日 | ||||||
教学目标: 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退、速”等11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3.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 重点与 难点 |
能说出第四、第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 |||||
活动板块 |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 学生活动方式 | 交流方式 | ||||
常规性积累 | 古诗积累 | 学生自主背诵古诗 | 学生相互补充,教师及时评价 | ||||
核心过程 | 一、任务驱动,激趣导入
|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那神秘浩瀚的大海深处,生活着一位我们熟悉的朋友——敖丙。敖丙一直守护着海底世界,可最近他遇到了难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敖丙视频) 2、齐读题目:海底世界。
| 学生认真听,看清任务要求。 | ||||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 任务一:消除“章鱼警报” 1. 听,章鱼警报响起,字词拦住了我们,消除警报才能顺利潜入海底。 2. 检查生字词情况 任务二:探寻海底“珍宝”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大海深处是怎样的? 2.交流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 3.文章就是从多方面来写海底世界。你可以去文中找一找。 |
(生自由读、指生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读)
指名回答 预设: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指生读,齐读。 学生:光线、声音、动物、植物、矿藏
| 教师适时提醒多音字:差
教师引导提炼特点: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课文开头问,结尾答,首尾呼应表达才完整。 引导学生找出2-6自然 段的中心句。) | ||||
三、精读课文,赏析句子。 | 任务三:分享海底奥秘 1.默读课文2—6自然段,画出海底旅程中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 2.学习【第二段】【光线】 (1)创设情境,你潜到水下多少米?现在你到多少米了?(500米)现在我这边是正午时分,阳光很刺眼。海面上金光闪闪,你在那边能感受到阳光吗?(不能)你周围的景象是怎样的? (2)指生读。 3.学习【第三段】【声音】 (1)潜入这宁静的海底听到什么声音? (2)师生合作读。 (3)理解:窃窃私语。 4.学习【第四段】【动物】 (1)海底的动物活动方法也很有趣。先自己读读再在小组内互相介绍。 (2)请几位同学用演一演的方式来上台介绍。 (3)顽皮的贝类“巴”在轮船底下,让我们一起乘坐免费的游轮出发。 (4)师生合作读 (5)“迅、速、退”都是生字,学写“退”这个字。生观察,师范写,生练习写,同桌互评。 (6)观看海洋动物视频。
| 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受
在一片黑暗的深海里,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嗡嗡 啾啾 汪汪 打鼾
活动方式、速度都有差异。有快的,有慢的;有进的,有退的;有动的,有静的。
| 全班朗读感受到海底光线的变化,描写的生动。
关注着省略号,想想可能还会有哪些声音呢?用文中的句式说一说。
师生合作读,体会海底声音的有趣。
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感受作者生动有趣的描述。
| ||||
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 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用上先总后分的写法,把感兴趣的海洋事物写在学习单上。 | 指学生简单交流 |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其他海底事物。 | ||||
作业设计 与布置 | 【基础类】工整书写“讯、速、退”3个生字。 【拓展类】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排序题。 【挑战类】同学们把你今天读到的海底世界分享给你的小伙伴爸爸妈妈去阅读,去看纪录片,让你的探索之旅一直在路上。
| ||||||
板书设计 | 23、海底世界 光线 宁静 黑暗 声音 窃窃私语 动物 海参 梭子鱼 乌贼 章鱼 贝类 植物 矿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