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博客

《地球的表面》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4日   点击:31   来源:原创   作者:谭洪伟

地球的表面教学反思

《地球的表面》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1课。本课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的作用。首先,提供“世界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图”以及各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学习描述地形的特点,对地表的各种形态进行初步的认知,感受到地球上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在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的同时,会进一步思考:这些奇妙的地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单元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课堂上,学生需要弄懂的是地球表面的地形,课上仅仅局限于图片和文字,没有考虑到课题中需要孩子们从大范围地进行观察总结,学生没有在指出、说明分布情况后,对地形有初步感知,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不同地势所展现出来的。再则,本节课是起始课,如何在起始课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感知地球之美对于接下来学习科学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揭示本节课和接下来课题之间的联系,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有兴趣去探究接下来的课,也使得课堂更加生动

本节课的课题探究意味不浓,很多情况下是由老师直接给出学生需要探究后得出的答案,在本节课上,对于地图上怎么表示不同的地形,在不同的地图上会以颜色、文字、立体高低起伏等来区分,这才能引导明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苏ICP备1001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