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博客

换位思考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2日   点击:32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兰芳

推荐语:文章很简短,但却道出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家长对孩子要理解,老师对学生要善解,领导对下属要谅解。我们都要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

                                                                                  张奎文

    有初一就有十五。这是句流传很广的俗语。它以时间为隐喻,通俗而形象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做人要换位思考,做事要瞻前顾后;倘若感情用事,一意孤行,轻者贻笑大方,重者自食其果。每年,对工作的得失功过需要总结,对做人做事需要盘点。尤其是作家长的,当老师的以及担任相关领导职务的,在对待孩子,对待学生,对待下属的态度和行为上,要好好盘点盘点;因为孩子、学生、下属,涵盖了社会绝大部分人群,处理好了,有利于孩子的茁壮成长、学生的天天向上、下属的心悦诚服。

    我的小孙孙三岁,活泼可爱。可能是吃油腻了,想要换换口味,某天早晨一起床,他央求我说:“爷爷早安!我想吃煎饼果子喝豆浆。”我跑了好几个地方才买到。孩子香甜地吃着,一不小心把豆浆全撒了。我非常生气,罚小孙孙站一分钟,让他数六十下。“爷爷我错了。”小孙孙哭着承认错误。我起身要抱他,结果一不小心,桌子上的整盘花生扣到地上。“爷爷不小心,我帮爷爷!”小孙孙用刚擦满眼泪的小手,把地上的花生全部捡到盘子里。我的泪水几乎流出来了。几分钟之内,爷孙犯的同一样错误(其实根本不是错误),却是爷爷罚孙子,而孙子帮爷爷,可谓“小人”不记“大人”过。以此来盘点我们的家庭教育,有多少是怨望或批评责打孩子之后,家长也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或是家长也曾犯过同样或类似的错误。自己错了,却不能允许孩子犯错误。家长的霸道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不公平,导致孩子成长的扭曲。

    再盘点老师对待学生。有的学校老师要求很严(无可厚非),对上课迟到的学生不问原委,动辄批评训斥甚至罚站停课,可老师也常众目睽睽之下上课迟到。老师应关心爱护学生,问问学生迟到的原因,也可能是自行车坏了、汽车堵了,或是病了起晚了,这些都是可以原谅的原因。如果是后者,还应表扬学生带病坚持上课。至于罚站停课,既属违规,又耽误学生学习,而且还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己若正不令则行,己不正虽令不行”的逆反。尤其是老师在怒斥学生不能原谅学生时,要换位思考:自己有无类似错误,或自己在学生时期犯没犯过类似错误?

    做领导的也是如此,当你严厉批评下属的错误时,盘点一下,你自己犯没犯过错误,有没有错误?你希望你的上司怎么对待你的错误?要热情真诚地帮助下属改正错误,这样不但风平浪静海阔天空,更有利于下属的进步。必须提出的是,当领导的不要小肚鸡肠,更不能滥用职权打击报复。

    家长对孩子要理解,老师对学生要善解,领导对下属要谅解。要学会谅解,学会容人,学会换位思考;要琢磨事,别琢磨人,更不能打击陷害人;要与人为善,关心人,帮助人,保护人,成全人。如是,有利于人心的稳定,有利于单位的稳定,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选自2013年5月8日《今晚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苏ICP备1001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