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博客

《吸热和散热》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2日   点击:14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谭洪伟

《吸热和散热》教学反思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这节课重点让学生做好水和油吸热、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体会到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第一个环节集中话题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一样吗?让学生举例说明。这时学生思维不易发散开,由教师先抛砖引玉效果较好。

第二个环节为本节课的重点,做油和水的吸热与散热对比试验。首先要让学生自己明确实验目的、器材、步骤,教师提示记录数据时的要点。由于本实验加热油时可能会有危险,让学生分组做水的吸热与散热实验,再请两位同学帮忙做油的吸热与散热实验,将数据记录在黑板上。本实验操作时学生问题不大,未发生意外,记录数据认真,但水与油在停止加热后两三分钟温度依然会上升,当时只向学生说明这是因为我们的实验存在误差,加热后烧杯底部液体温度高于上层液体温度,而我们测水温时又不能将温度计碰到烧杯底,将“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回家查。我查阅资料后发现,这是因为液体内的温度有一个缓冲的时间,虽然停止加热了,但是液体内还在短时间内按照规律在循环,所以看起来好像还是在升高。考虑到温度计与烧杯都是玻璃仪器,也不方便在实验时再加玻璃棒不断搅拌,故而将这种现象留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有质疑书本结论的意识,有自己查阅资料的动力。整理数据时,学生能经过努力后将两曲线条画在同一幅图上。

第三个环节原本设计实验研究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但由于天气原因以及前一个实验时间较长,改为提问日常生活中深浅色衣服吸热散热的能力,学生有体会。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酒精灯和温度计的使用以及画曲线图再次强化,能根据实验结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用到生活中去。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苏ICP备1001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