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出生的》教学反思
《我是怎样出生的》是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教材从指导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胎儿发育的大致过程,着重阐述了生命的由来问题,即人的生殖健康教育问题。本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这是本课的重点。此外,在活动中体会母亲生育儿女和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是更为重要的目标。
作为已经有一定认识能力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人出生的问题已有一些零散的认识,但也存在着一些好奇和疑惑。从客观角度来说,多年来,由于受社会风俗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父母从不会主动向子女谈及有关生殖方面的问题,关于人的生殖方面的问题也常被老师们认为是学生比较隐秘、难于启齿的,通常采用学生自学的教学方法,更使学生对此产生了神秘感。
怎样自然而鲜活地呈现本课知识,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呢?我设计了以下活动:课前调查。学生就“妈妈在怀孕时有哪些反应”和“我刚出生时是什么样的”的问题,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相关情况,做好交流准备。围绕课前调查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多说一些“与众不同”的,如剖腹产、双胞胎的,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资料,向学生介绍一个人从无到有、从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的全过程,使学生的认识系统化。
一节课下来,学生对人类的繁殖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对父母的养育懂得了感恩,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