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写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黄果树瀑布》一文写得很精彩,尤其是课文第二、三节,把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形态写活了: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这两段文字的精彩之处在于:
1、清晰的观察顺序。作者写黄果树瀑布,选择的观察顺序非常清晰。首先是由远到近的位置顺序,“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渐近渐响”、“最后”等等,移步换景,很轻松地把读者一步步带近了瀑布;其次是描写的顺序,先闻其声——从轻到响,再见其形,把听觉和视觉糅合起来,音貌兼备,条理清楚。
2、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写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先后两次使用比喻修辞手法。远处“像微风拂过树梢”,近处则是“像潮水般涌过来”,把不同位置倾听到的瀑布声很传神地表现出来了。写黄果树的形态,也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把瀑布的形态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精当的用字。文中用词十分精当,往往一字即可传神。如写瀑布声音轻柔时,用了一个“飘”字;写瀑布声音响亮时,用了一个“涌”字;写瀑布急流时,用了一个“泻”字等等。
优美的文字应该好好欣赏品味。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写作顺序,感悟比喻句及用字的精妙,让学生在学习时细细咀嚼体悟,并在以后的说话、习作中加以迁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