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博客

《通分》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3日   点击:17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敏

通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习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奠定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真正只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深入解读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了简单而又有效的问题情境。

新教材把通分的教学与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

境中了解通分的意义。在教学中,我有效地运用教材中的例子,并更进一步挖掘教材,变静止的插图为动画的问题情境,有效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和欲望,促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新知的探究活动中,为本节课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2、放手自主学习、注重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高思维能力。

以学生的思维训练贯穿整堂课,让学生在不断的猜测、验证、交流、总结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教师真正只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例如:在创设问题情境后,我让学生大胆猜测哪个分数比较大,继而用自己的方法验证,并对学生采用的各种有效策略给予肯定,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轨迹,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如:在引导学生理解通分的概念时,我不急于向学生讲解,而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之处,让学生在自学、交流中自己去发现通分的两个基本条件,理解通分的意义。还比如:在总结通分的一般方法时,我让学生尝试通分后,再回忆通分时先想什么,在做什么?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只需略加整理,就轻松地概括出通分的一般方法了。

教学中我呈现出学生典型的错误,再全班集体交流,这样效果挺好的,让学生印象深刻,减少学生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设计成不同层次的几种类型。但从练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两个分数的公分母容易找错,在今后的练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专项练习。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苏ICP备1001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