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广播体操教学是一项长久的、持续性强的工作,教会学生们做广播操是每年教学重点之一。国家教育部推出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希望风帆》,是一套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气息的广播操,融教育性、健身性、科学性、适应性、艺术性于一体。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特别是一些柔韧性和协调性较差的学生,要让他们掌握,确实有很大难度。我们学校一年级的150名学生来至不同的地方,学生所生活的家庭环境各有千秋,受到家长和周边环境的熏陶感染相距甚远,所以他们在学习、生活、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很大。下面我就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并熟练广播体操的基本动作,尽早融入全校性的集体活动中谈一谈几点体会:
第一、多做分解动作,多讲解、多示范,让学生多模仿,使学生树立完成动作的自信。在教学第三节踢腿运动时,由于这个八拍开头的二个拍子下肢做一个动作,而上肢手臂是一拍一个动作像击两腿之间的鼓一样左右拳各击一下,三四拍下肢又是做一个动作,上肢做两个动作,同时还伴有身体重心前移,到七拍时上肢没有动作了,只是下肢撤回前踢的腿,七八拍之间还有一个身体重心由前往后过渡的过程,这种在空间、节奏和方位上的变化多而快的运动,学生练习起来就非常不协调,直接完成动作的难度很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这时,我根据该节的动作结构,根据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分三步进行教学:第一步,先让学生慢节拍做下肢动作模仿练习,手臂动作模仿练习并插入教师简明扼要的讲解,然后将上下肢协调配合起来做慢动作练习,给学生建立动作表象;第二步,在讲解连接节奏和拍子节奏后,再请做得较好学生示范,指出容易错的地方;当学生又做到这个动作时,教师要着重放慢节奏,让后进生慢慢体会动作要领,在他们清楚地明白动作路线后,再做完整连贯的慢动作练习。这样既使做得较好的学生学得更好,又使那些做得一般但对动作结构理解模糊的后进生练好。第三步,进行正常动作速度的完整练习。
第二: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规范动作要领。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技能后,专门利用室内课,通过挂图、看视屏分解动作、完整动作,闭目听音乐想动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动作要领、重点、难点。将自己的动作与规范动作进行对比,找出不足,自我纠正,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分批练习,逐个完善不足之处。
在广播操教学的过程中,我一直有一个盲区,那就是有的动作需要教师做背面示范,才能让学生更好看清动作轨迹和更好的体会动作速度。而在做背面示范时,有一小部分学生就会做些推、踢、拉扯同伴的小动作,我很担心他们会伤到对方。如何让这部分学生不在老师的视野内也能自觉的遵守课堂常规,是我一直思考而未能得到解决的问题
实践证明,广播操教学虽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难度,但是只要教师能够充分运用灵活的组织方法,活泼多样的运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次的进行强化练习,使学生的本体感觉显著的提高,对于广播操的教学也就化难为简,事半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