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博客

一年级教学广播操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2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才良

一年级广播体操教学是一项长久的、持续性强的工作,教会学生们做广播操是每年教学重点之一。现在的这套广播操,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特别是一些柔韧性和协调性较差的学生,要让他们掌握,确实有很大难度。下面我就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并熟练广播体操的基本动作,尽早融入全校性的集体活动中谈一谈几点体会。

第一、多做分解动作,多讲解、多示范,让学生多模仿,使学生树立完成动作的自信。在教学时通常分三步进行教学:第一步,先让学生慢节拍做下肢动作模仿练习,手臂动作模仿练习并插入教师简明扼要的讲解,然后将上下肢协调配合起来做慢动作练习,给学生建立动作表象;第二步,在讲解连接节奏和拍子节奏后,再请做得较好学生示范,指出容易错的地方;当学生又做到这个动作时,教师要着重放慢节奏,让后进生慢慢体会动作要领,在他们清楚地明白动作路线后,再做完整连贯的慢动作练习。这样既使做得较好的学生学得更好,又使那些做得一般但对动作结构理解模糊的后进生练好。第三步,进行正常动作速度的完整练习。

第二、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规范动作要领。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技能后,专门利用室内课,通过挂图、看视屏分解动作、完整动作,闭目听音乐想动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动作要领、重点、难点。将自己的动作与规范动作进行对比,找出不足,自我纠正,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分批练习,逐个完善不足之处。

第三、培养小助手,带动全班。在平时的练习中有针对性地从各班挑选1——2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指导,使其做操水平迅速提高,达到领操员的水平。在分组练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些小教练员的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全班做操水平。

第四、抓住每一节操中的细小动作加以指导。对于学生不容易掌握的一些基本动作,我在教学时制定了一些具体的量化指标,如:斜上举、斜下举、斜后举、侧踢腿、体侧屈等的角度、高度;连续动作每一节拍的准确位置;向不同方向出腿的方位、出腿距离等,逐一对学生进行摆位置、纠错误,学生后面手臂的位置掌握不好,我和小助手就逐个给学生摆位置、找角度、找高度,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要求。

第五、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终生体育的意识。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对广播操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的进行广播操练习。学生的积极性在于教师的激发和诱导,当学生们学会了一节戓几节动作要领时,我会用示范法,表演竞赛法组织练习:即几个小组同时做,或一个一个小组做,大家当小观众;或每小组选代表到前面表演,大家观察评价。对于做得好的小组和个人,及时表扬,激励,对于做得不到位的,采用委婉的说教提出新学生努力后能达到的目标。这样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广播操的兴趣。

实践证明,广播操教学虽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难度,但是只要教师能够充分运用灵活的组织方法,活泼多样的运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次的进行强化练习,使学生的本体感觉显著的提高,对于广播操的教学也就化难为简,事半功倍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苏ICP备1001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