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博客

《教育常识》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19日   点击:24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查志宏

李正涛说:儿童当儿童这句话初听似乎简单,其实含有深意。

      孩子就是孩子。孩子的特点是单纯、好动、喜变、好幻想、好尝试,却又缺乏判断能力、坚持里和自控力。在他们的成长中,心灵是自由的,快乐的,但同时他们又在不断的尝试中,表现出缺点,甚至犯错。但孩子的过失不同于成人的犯错,不是存心,而是无意。正是在改正一个个缺点和错误的过程中,他们在健康的成长。看作孩子就是正视和尊重孩子的这些特点。成长中的孩子是需要教育的,但是教育不能以成人的标准,而是必须顺应孩子的特点,因势利导。这个就是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是有目的的,为了达到目标,把握孩子身心的至关重要。

      而现实中人们对孩子的教育却每每反其道而行之。这在当今时代表现的尤其突出,常见的是,教育者不把孩子看做孩子。在他们看来,孩子不是天真烂漫的生命体,而是任人摆布的宠物”“产品,他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把孩子围起来,预防他受到任何伤害,以致他在长大后一有痛苦便不能应付。再者,他们又是以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强求孩子,不把孩子看做孩子,而是把孩子看做成人李正涛说:一种不正常的期待在成人世界里弥漫已久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儿童期、青少年期是必经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人的生理和心里自然发育、成熟。李正涛警告说: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的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可见,不把孩子看做孩子,将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再看当今的教育现状,李正涛的儿童当儿童的呼吁声犹在耳边,具有震聋发聩的力量。君不见,一个个小学生,书包沉沉,负担重重,蹒跚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是谁把他们一个个圈进形形色色的辅导班中,甚至连节假日也不放过?所谓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充塞于耳。学生没有学习的乐趣,没有成长的自信,孩子哪里还是孩子?

      作家郑渊洁说:自由发展的核心就是符合孩子的自然天性的成长节奏……孩子是未来世界的缔造者,如果一个国家的孩子说成人话,办成人事,那个国家的成人就会说孩子话,办孩子事。诚哉斯言!危哉斯言!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苏ICP备1001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