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校园

吕墅小学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总结2014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01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何建国

吕墅小学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总结

(2014年度)

我校注重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把创建绿色学校,培养绿色使者作为学校的重要任务,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学校的绿化、香化、净化、美化工作成绩显著。

一、形成共识,强化组织管理

保护环境,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教导处、大队部等职能部门紧密配合,把环境教育工作与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紧密结合。我们坚持做到学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评比、有总结,每月都按时召开环保工作会议,把各项具体工作落在实处。同时,认真制定环保培训计划,每学期一次组织教师开展环保知识学习,使环保教育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加强宣传教育是我们开展环保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在学校网站中专门开辟了绿色学校专题网站,大量收集环保知识文件资料,详实丰富的软件资料为开展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我们利用校园红领巾广播、主题大、中队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因地制宜、有的放矢进行教育。利用儿童影院播放环保教育片,用直观生动的图像宣传环保的意义,使学生知道了我们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所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而使环保意识扎根在学生的脑海和心田。

二、强化渗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

学校的任何一种教育活动只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在环保教育中我们注重渗透教育,在思想品德、语文、自然、美术等学科教学中我们充分体现了环保教育,各科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案,加大对环保知识的渗透教育,使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潜移默化。学生体现环保的电脑绘画作品新颖别致,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为配合课堂教学,少先队又开展了环保主题活动,从而保证了教育的一致性。为保证校园环境卫生,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我们和德育工作中的行规教育结合一起,开展了“知荣辱,学礼仪,争当可爱陆小人”活动。全校师生积极响应,用实际行动净化、美化环境,此项活动的开展使校园中主动拣纸、拣杂物的多了,乱扔乱弃的少了,同时学校评选出礼仪少年和星级文明班级,利用红领巾广播、板报,大力宣传,以点带面,从而增强了全体师生的卫生意识,提高了环保意识。

三、拓宽渠道,注重课外教育效果

学校少先队组织各中队成立了各种假日小队,利用节假日、双休日深入到社区开展环保知识宣传及红领巾文明行动,今年的四到五月,我校开展了“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利用周一升旗仪式进行活动的启动向全校师生发出“创建绿色和谐校园,做保护地球小主人”的倡议。接着各班收集关于地球日的相关知识,以及人类保护环境的举措,利用晨会课进行交流、讨论,制定一份本班的《环保公约》,号召全班学生都自觉遵守。三——六年级学生还利用信息课参加龙城网校的“追求节能时尚,走进低炭生活”知识竞赛。此外,还举行全校性的环保金点子征集和环保征文评比活动。在一年一度的科技节上,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变废为宝,制作了许多小制作,引来了众多同学的观看,也让学生们树立了环保意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参观实践活动,使学校教育得以延伸,受到社会好评

四、美化环境,校园无处不育人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我们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形式新颖的板报,孩子们喜欢的十分钟队会,自已策划的红领巾广播、星星电视等,成为强有力的德育阵地,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另外,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评比考核制度,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增强自我管理意识。

经过我们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我们河塘中心小学的环保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全体师生基本无乱扔乱弃现象,人人讲文明,个个讲卫生。更为可喜的是全体师生具有了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懂得了应该和自然融为一体,创建和谐的绿色的社会。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将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把吕小变得更美、更绿。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苏ICP备1001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