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比例1稿
发布时间:2016-03-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双红

课题

解比例

教时

第4课时

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应用意识,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受,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善于思考、认真检验等学习品质。

重点

难点

重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难点:解比例方法的灵活应用。

教 学 过 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小练笔: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4=( ):12

4:( )=( ):6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填空的?

追问: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板书字母式子)

核心过程

活动一:

引入新课

1.引入:我们已经认识比例和它的基本性质,这节课就应用这些知识,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

活动二:

主动探索

解比例

出示例5

1.读题审题,理解题意: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按比例放大”的?

追问:放大前后,两张照片长与宽的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2.尝试解答:

引导:根据刚才对题意的理解,如果把放大后的宽设为x厘米,那你能写出哪些比例呢?

(2)提问:你有办法求出这个比例中x的值吗?请你试着求出来。

(3)回顾:我们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3.引导检验。

提问: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可以怎样检验?

4.教学试一试

提问:根据刚才的学习,下面这个比例你能想办法求出x的值吗?

5.小结方法。

提问:结合刚才的解比例过程,你能说说什么是解比例?解比例时要怎样做?

学生读题。

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

学生尝试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时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交流:先设未知数,再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最后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这个未知数。

学生尝试检验。

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主动检验)

同桌交流。

指名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就是把照片中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

交流,明确:把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前后对应边长的比是相等的,所以两张照片长与宽的比一定能组成比例。

集体交流,教师相应板书:6:4=13.5:x或者13.5:x=6:4

说明:大家根据题意写出了长与宽的比相等的比例。由于放大后照片的宽未知,因此我们先设宽为x厘米,再写出比例。像这样含有未知项的比例,实际也是一个方程。

呈现学生资源,集体交流:重点说说解方程第一步的计算根据。(错误的同学订正后,同桌互相说说计算过程)

交流,指出: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板书课题)

指名交流,引导学生吧结果代入比例检验,确认结果。

呈现资源,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解比例的依据和思路。

小结:解比例时,要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的等式,再解方程。

活动三:

练习巩固

活动二:练习巩固

1.完成练一练:解比例

2.完成练习七第5题: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3.完成练习七第8题:

4.完成练习七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

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呈现不同资源,集体校对,适当追问思考过程,突出比例基本性质在解比例过程中的作用。并使学生意识到解比例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解比例。

指名交流,说说是怎样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括号里的数的。

呈现学生作业,交流思路。

呈现学生作业,交流每种解法各是怎样想的。

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1.完成P42页思考题。

2.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解比例时应注意什么?解比例是解方程吗?

3.课堂作业:练习七第6、7题。

学生明确要求后独立完成。

小组里交流想法。

自己总结,小组交流。

交流:你是怎样填写的?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数相乘的积有相等关系,可以写成比例。这里只要把相乘的两个数同时做外项或内项,就可以写出符合条件的比例。

指名汇报,交流补充。

板书设计

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作解比例。

解:设放大后照片的宽是x厘米。

6∶4=13.5∶x

6x=4×13.5

6x=54

x=9

答:放大后照片的宽是9厘米。


解比例1稿.doc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旧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