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比例》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6-03-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谢双红

吕墅小学教研组研讨课说课稿

教者

谢双红

班级

六(2)

科目

数学

时间

2016年3月24日

课题

解比例

《解比例》是六下第四单元第4课时的内容,本课的设计紧紧抓住“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与简易方程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这一点展开,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参与教学过程、展示自己思维的机会,从而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学生是在学习了比、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后学习解比例的,对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已经认识,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课堂上采用了练习与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较好地进行了例题的教学。

“解比例”这一课时内容比较简单,重在鼓励学生解法的多样化,所以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是这样来教学的:“解比例”时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这是本课的基本方法,在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后,再引导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方法来解比例。我鼓励学生解法的多样化,既可以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对知识的整体掌握水平,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本课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例题教学中,解比例与解方程之间的沟通还不够,学生没有清晰地明白,解比例属于解方程的一种,只是解决时的依据变了,不再是等式的基本性质,而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另外,对分数形式的比例教学不够扎实,由于上节课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中,对分数形式的比例强调不够,所以在这节课中,学生面对分数形式的比例,感觉也较陌生,没有为这节课打好基础。由于我第一次教学六年级,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教材的解读还不够到位,因此在解比例的方法上,还不能做到多样性。我觉得在练习中,还可以设计多种类型的题目,让学生根据比例式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填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在辨析中,让学生能根据题目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更灵活,更开放。


《解比例》说课稿.doc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旧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