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墅小学教研组研讨课说课稿
教者 |
徐敏 |
班级 |
六(1) |
科目 |
数学 |
时间 |
2016.5.5 |
课题 |
式与方程整理与复习(1) | ||
本节复习课是在学生已学知识基础上的再提高、再升华的过程,是把学生已获得的“线条”知识,经过整理形成“网络”,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方法,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及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能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增强符号意识,体会方程思想;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整理和练习等学习活动,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发展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复习课不仅是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回顾与整理,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产生新的思考、获得新的知识,进而加深理解,提高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板块: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整理复习课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我能抓住复习课的特殊性,课始让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点进行回忆整理。这样就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整理,只有整理到位,学生才能系统地掌握知识结构。 (2)在练习中回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结合具体的例子体会用字母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复习方程与等式。 (1)由用一组含有字母的式子让学生分一分回忆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再由方程回忆与方程有关的知识。 (2)通过练习掌握解方程的依据并回忆等式的性质,及时沟通方程与等式联系和区别,并用简洁的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3、复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在练习中小结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明确思路和方法。感受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性。 总之,本课设计我总的思想是要充分考虑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回忆整理—— 构建网络 —— 走进生活”等环节,充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耳、动眼,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与应用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复习课主要是让学生围绕知识点主动建构、自主建构,课中尽量让学生在不同的复习形式中进一步梳理、夯实和提升知识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