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6-05-23   点击:30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罗香

教者

罗香

班级

一(1

科目

数学

时间

5-19

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今天我上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根据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准确的进行口算。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内容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从而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为达成这3个目标,本节课我主要使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讲授法进行教学。在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我设计了4个环节来组织进行教学。

一、复习旧知。

二、情景导入,通过情景得出计算的算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三、计算方法教授,通过摆小棒的方式教授如何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四、练习巩固。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它既是对前面已经学习过的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多位数退位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教材采用了数画片的场景,通过求相差数的实际问题,提炼出计算题。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主要体现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景提供计算题,并呈现算法的多样化。第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掌握算法;通过摆小棒,知道个位上的小棒不够减,需要拆掉一捆小棒。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由直观操作、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的过程,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更好的理解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

本课的不足:1、本节课由于学生摆小棒时间较多,导致本节课的内容没有上完。

            2、学生通过摆小棒知道怎样计算减法,但是脱离了小棒就不会。

            3、本课主要是要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学生对于口算并没有掌握技巧和方法,只会通过分和拆的方法来计算。

            4、学生没有真正了解退位的意思。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旧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