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睡了》第二稿
发布时间:2015-12-22   点击:32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妍

课题

大海睡了

教时

第一课时

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五个生字,绿线格内的字只识不写。

重 点

难 点

认识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 学 过 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性积累

歌曲欣赏《大海啊,故乡》

交流听后感受

核心过程

活动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老师这儿有一个词语,请你来读一读。(大海,指名读词语)

2、我们在识字5学习了与大海有关的词串,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给大家背一背。(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3、大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是啊,一望无边的大海波涛汹涌、浪花翻滚,沙滩边,总是吸引着许多孩子在捡贝壳。那当夕阳西下,大海又会是什么情景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第9课《大海睡了》。(板书“睡了”)指名读好睡了。(大海睡了,我们不能吵醒她,要轻轻地读。)

指名读

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指名读课题:大海睡了(声音轻缓,柔和)

注意情境导入,要安静地朗读课题。

活动二:

初读课文,欣赏文本

(一)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轻轻把语文书翻到第9课,手指着书,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读好了举手。

2、(出示课文全文)小朋友请看大屏幕,数一数这首诗歌一共有几行?这八行一共是几句话呢?

3、下面我们就先来读一读诗歌的第一句话。(出示第一句话)

4、指名读。这句话中有几个词是轻声,老师请小朋友来读一读。指名读,教师范读,齐读。

4、老师再请一个小朋友来把第一句话读一读。现在你知道,大海是什么时候开始睡觉的吗?(出示里)

6、学习生字里

指名读,请学生书空。注意笔顺。让学生看书上笔顺后再指名书空。

小朋友,我们现在就坐在哪里?小鱼喜欢呆在哪里呢?你能说一句话,说说谁在哪里干什么?(提供图片帮助学生说话。小鸟在树林里飞。 海龟在大海里游泳。 )

里的反义词是什么?(外)

7、再指名朗读,用停顿符号指导学生朗读,并提示学生大海睡觉了,应该轻轻地读。

(二)第二句话

1、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诗歌的第二句话。(出示,指名读第二句话)

2、这里的“她”指的是谁呢?(大海)你会记这个她字吗?(女加也就是她。)

理解她的意思:用手指着一个男生,说说他叫什么名字?

用手再指着一个女生,说说她叫什么名字?

他们两个人谁用今天我们学的这个她更合适,为什么?

(男生该用哪个他呢?单人旁)

3、她指的是大海,她是怎样睡觉的呢?再请一个小朋友把第二句话读一读。

4、大海睡觉的时候还做了两个动作,你知道是什么动作吗?(抱着明月、背着星星)出示词语,你能拥抱一下子自己的同桌吗?我们抱东西的时候都用到了什么?(手)小朋友看,抱这个字的偏旁就叫提手旁。认识提手旁。

右边是一个什么字呢?(书空包的笔顺。)

大海抱的是谁呀?(明月)学习生字月。5、大海除了抱着明月,还背着星星。(做动作,学习生字背)

6、小朋友,你爸爸睡觉的时候打呼噜吗?打呼噜的声音就叫鼾声。7、什么声音是大海的鼾声呢?(潮声,听一听)

8、运用停顿符号指名学生把第二句话读好。

9、读全文。

自读课文

(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读词语:(风儿、浪儿、不闹了、不笑了、深夜里)

读好句子。

注意笔顺书空。

用“里”来说话,比如:我们坐在教室里学习。

自主识字“她”

“背”是多音字。

播放“潮声”的声音

你最常在哪里听到鼾声。

(是大海妈妈。)

“月”先看图片,再看汉字,再看演化。

指名读一读。

教书“抱”

(注意读音,并给学生提供月字的演变。)

(风儿和浪儿)

(出示词语鼾声,开火车读,指名学生评价。)

借助拼音娃娃将课文的每个字拼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可以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顺为止。

课文中难读的字,大海妈妈想考考你,看你会读吗?如“深夜,鼾声,睡熟。读得真准确或真响亮,大海妈妈奖赏你。

指名读,评价,开火车读,齐读

她,姐,妹,妈

她用在女孩子身上,而他用于男生。

(潮声是海浪在奔跑的声音,鼾声就是打呼噜的声音。)

活动三:

学习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

2、 教学写“月””背”

描红,观察字形,结构,认真写字。

认真范写,行间指导注意结构的纠正,帮助。

三、总结提升 拓展延伸

1、完成习字册。

板书设计

大海睡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旧版链接